我在設計時并不傾向于使用「原創性」這個詞。從某種程度上講,如果我告訴客戶將設計一件原創作品,那將會誤導客戶。恰如其分,與眾不同,適應能力強,我總是喜歡考慮這些方面。有些東西對你來說可能是完全原創,但每個人的信息攝取能力有限,所以當你覺得一件產品具有原創性時,它約受歡迎,就會被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看到,很有可能別的地方就有這東西(至少類似)。
原創性等于好的設計嗎?滿足需求與忠于原創哪個更重要?忠于原創會妨礙設計嗎?就讀于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的Emilyn Cheong在她的畢業論文中選擇了《原創性問題(Originality Trouble)》,希望能夠借此激發學設計的學生設計出新鮮的作品,而不用擔心被人標榜為剽竊。Emilyn就她的畢業課題向平面設計師David Airey請教了幾個問題,他們之間的問答對于那些正在學設計、或者正在做設計的人們來說,或許會有一定的啟發。這取決于設計對象,以及你對原創性的定義。Dyson空氣倍增器在工作原理方面具有原創性,但與此同時,它仍是一臺風扇。
南京VI設計原創設計不是對既定狀態的完善與提升,也不是對已有的存在的另類注解;注解可以發展原創,但不產生原創。原創設計也不是形式的突圍表演,不是先鋒理念的夸張與變異;反叛的行為具有對既定秩序與價值的否定,但不指向原創以及原創設計。
這部分取決于設計師的品質,以及設計師在何時胸有成竹地說「足夠好了」。如果為了原創性而設計,很有可能會犧牲項目的目標:滿足現有需求或傳達某種信息。有句話說「完成比完美更重要(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如果你的設計和另一款設計類似,或許你該問問自己,你讓它變得更好了嗎?于是我就想一款設計達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稱之為原創。我想這取決于誰來定義。
對于那些頂著原創壓力的雄心勃勃的年輕設計師,你還有其它建議嗎?Paul Rand(美國知名平面設計師)在談到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德國建筑師,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筑大師)時說道:「別追求原創性。努力做好就好。(Don’t try to be original. Just try to be good.)」 。在此借花獻佛。你在設計過程當中遇到過原創性問題嗎?你是如何看到原創性問題的?歡迎提出你的看法。所以,我們可以得到結論,通過作者的創作活動產生的具有文學、藝術或科學性質而以一定物質形式表現出來的一切智力成果(即作品),并且內容不是抄錄別人的,而完全是自己創作的稱為原創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