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市場進入策略下,新產品的境遇可能會截然不同。一般而言,對于市場發展較成熟的地區,主要側重于市場進入的切入點和方式的把握;否則,更要注重于選擇進入的時機。概括起來,新產品進入市場的策略主要應把握兩點:一是選準進入市場的切入點,二是選準進入市場的時機。
對于市場經濟制度遠不健全、市場游戲規則遠不規范的我國來說,選擇新產品進入市場的時機異常的關鍵。可以說搖搖欲墜的旭日升冰茶上演了一出商業悲劇,做為中國茶飲料市場的倡導者,旭日升很值得欽佩,“康師傅”們應該心存感激,因為“康師傅”們已經占領了大半個茶飲料市場,是旭日升當了鋪路的石子。而選擇同期進入市場的競爭對手之間是處于相互均衡的地位上,相互之間信息比較開放,壁壘很難建立起來,在這個時期進入市場需要重視市場的細分和定位,因為一旦細分市場把握不準,就可能失掉時機。
新產品采用一品多牌還是一牌多品或是一品一牌,應主要考慮產品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不同定位的客戶群的消費喜好。消費者面對如此雜亂的產品群,如何相信每個產品都有其神奇的療效?在產品和品牌策略方面的典范當寶潔公司莫屬,其“佳潔士”牙膏、“玉蘭”油、“護舒寶”衛生巾、“幫寶適”嬰兒紙尿褲均為“一品一牌”;“舒服佳”香皂和浴液是“多品一牌”;洗發水、洗衣粉則是“一品多牌”。在實施多元化產品開發策略時,需看清市場消費的潛在前景,能否借助新產品上市,帶動企業整體形象以及原有的產品的提升。如果只是一味地按企業自己的思路來研發產品,那么最終只能是閉門造車。巨人集團垮塌不少人歸罪于資金周轉因素,但從品牌營銷角度來看,腦黃金、巨不肥等等眾多現在都無法記憶的產品組合使消費者產生了麻木的心態。 “多品一牌”品牌營銷策略較適合于電器、工具及原材料等生產企業,人們對這一類商品的購買和消費往往是偏理性的,關注點是技術、質量、性能、價格和服務。“一品一牌”策略似乎是前兩種策略的折中,如果企業經營的產品類別相差甚遠,而每一種產品又沒有進一步細分市場,最好選擇是一品一牌。對于這一類商品,消費者除了考慮品質、功能、利益而外,往往還注重潮流、感覺、體面等抽象的內涵。單一品牌策略的使用條件是將一個品牌名稱盡量用在相同類型、相同檔次、相同消費者群體的系列產品上,以保證品牌定位準確性。“一品多牌”策略適合于日用品、化妝品、服飾、食品及飲料等生產企業。
中國第一個研制出VCD的萬燕的失敗就在于剛進入市場時把大量的精力專注于新技術開發,而沒有能力去滿足市場不斷膨脹的需求,以至于被眾多后來居上的企業所淹沒。一般而言早期進入市場能形成一種競爭優勢,即能建立并提高該行業的進入壁壘,防止潛在的競爭者進入,從而在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旭日升冰茶、“康師傅”、娃哈哈三者之間的市場決斗就可以充分的說明采取不同市場進入策略的重要性。同樣是飲料行業的娃哈哈則聰明的多,他沒有去做培育市場的“導師”,而是在修煉內功、整合核心優勢,時機成熟之后打響了“天堂水加龍井茶”的概念品牌營銷戰,而中國只有一個南京,亞洲只有一個南京,世界只有一個南京,走向世界的戰略意圖不言自明。
本文來源于南京logo設計:http://www.leesai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