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設計作品的構圖,凝聚著設計師的匠心與安排的技巧,體現著設計師表現主題的意圖與具體方法,它是設計師藝術水平的具體反映。概括地說,所謂構圖,也就是設計師利用視覺要素在畫面上按著空間把它們組織起來的構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訴諸于視覺的點、線、形態、明暗、色彩的配合。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來說明事理,使人在輕松和愉悅中感其深刻的蘊含,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莊于諧。寓莊于諧的方法很多,可以用修辭學上的對比、雙關、比喻、借代等,也可以用顛倒邏輯的方法敘述某件事情,或者故意用似是而非的非理性的形式表達出一種深思熟慮的理性內容。
在生活中,有時內容與形式、愿望與結果等方面會產生強烈的不協調,于是形成了不和諧的對比。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產生幽默或可笑情趣。幽默手法的應用已然成為設計中的重要語言,無論是設計中還是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當學會幽默,多一點幽默感,少一點氣急敗壞,少一點偏執極端。運用意味深長的詼諧語言抒發情感、傳遞信息,以引起聽眾的駐足和興趣,從而感化觀者,達到啟迪與引導的作用。
每一個設計題材,無論它平淡還是宏偉,重大還是普通,都包含著視覺美點。當我們觀察生活中的具體物象 -- 人、樹、房或花的時候,應該撇開它們的一般特征,而把它們看作是形態、線條、質地、明暗、顏色、和立體物的結合體。通過運用各種造型手段,在畫面上生動、鮮明地表現出設計主體以及元素的形狀、色彩、質感、立體感、動感和空間關系,使之符合人們的視覺規律、視覺美點。把事物的正常關系在特定條件下 倒置過來,從而造成滑稽可笑的效果,就是倒置。倒置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在一定的情景下有角色的倒置、事理的倒置、語言的倒置等等。
也就是說,構圖要具有審美性。正象羅丹所說的“美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作為設計師,要善于用眼睛渤視各種設計元素并把這種視覺感受、美感,完美轉移到畫面上來。但構圖不能成為設計目的,因為構圖的基本任務,是最大的可能闡明設計師的構思。
就是主角、主體,設計師最想表達的東西,而次就是配角,用來配襯出主角的存在。而在設計作品中我們可以用前景、中景、背景再配合顏色的層次、距離遠近、位置、等來達成主次分明,讓觀者有一個深刻的印象。設計作品除了要有主題外,構圖也需要平衡,不能東歪西倒,否則觀者便不會看得舒服。特別是'視覺'上的輕重,新手設計師最易犯的問題便是“太貪心”了,很想把看到的好的元素都放置在畫面中,但是這樣會使整體過于復雜、零亂,缺乏一個明確的主題,反而未能讓觀者看到你想表達的主體。所以第一條法則便是要懂得取舍,作出適當的省略和裁切,魚與熊掌不要兼得,這樣設計作品的主題便會變得突出了。
深色比淺色重、暗比亮重、面積大比面積小重、粗線比幼線重、密比疏重、近比遠重、山石比樹木重、樹木比水面重等等這些都是人的視覺感受與習慣,是根深蒂固的是需要注意的。例如:粗的線在下方,畫面顯得穩重。 如夸大作為一種文學的修辭手法,指為了啟發聽者或讀者的想象力和加強所說的話的力量,用夸大的詞語來形容事物。如“教室里安靜的連跟針調到地上都可以聽見”。 同樣在設計創作中為了突出表達產品某些特質,或者深刻地體現出創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可以用到這一手法,以而引起受眾的強烈共鳴或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具體的的創作中可以對具體事物的形象、特點、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夸張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