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時期,1927年12月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全同注冊局,專門辦理商標等注冊事項。1930年5月6日,國民政府頒布了《商標法》。那時的商標充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色彩。外圍標志設計肆意橫行,像“老刀牌”香煙商標“密斯秀蘭”化妝品商標、“洋女人”酒商標、“仁丹”藥商標。我國近、現代標志設計的發展,是從鴉片戰爭以后緩慢地發展起來的。1904年8月,清政府頒布中國第-部正式的商標法規——《商標注冊試辦章程》,該章程是在帝國主義的脅迫下頒布的,充滿了殖民主義的色彩。1904年1 1月23日,清政府開始,正式受理商標注冊,從此商標在我國正式開始實施。同時,我國商標的發展和設汁呈現出十足的殖民化特征c由于當時清政府軟弱無能,因而西方列強對我國實行經濟掠奪,壓制我國民族工業和商標事業的發展。那時,外國洋貨、洋品牌幾乎占領了我國市場,如洋布、洋火、洋油等。
當時許多商標題材常以我國傳統龍、鳳、麒麟以及民間戲曲、神話等圖案為主,“冠生園”等就是當時出現的著名品牌。商標反映由于被外國洋貨、洋品脾所壟斷,我國民族工業商標發展緩慢,充滿著半殖民地半封建,標志設計形象是外來元素,而文字符號傳達的卻是中華文化精髓。
在歐洲,標志設計的起源也與我國大致相同,古希臘和埃及時期的陶器、金器上也刻有圖騰和文字符號標志,這是人類早期原始象征的標志古羅馬,標志往經濟生活中已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大量流傳的古代文物建筑上,都曾發現過很多的標志設計圖形。
中古時期,歐洲戰爭連綿不斷,一些武士所用的盔甲卜都刻有比較考究的圖案,這是一種按照特定規則設計圖案標志,其最初的功能主要是在戰場上辨別敵我雙方.是一種家族、團體或個人的紋章識別符號。美國是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尤其是商業興旺繁榮,標志也隨著經濟的步伐,力求不斷變革與創新,設計上有很多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發明支撐著它的發展。它不落陳規俗套,講究新穎、活潑,白成體系,不受北歐體系和南歐體系(地區)的影響,標志設計給人以活潑、鮮明、跳躍、熱烈和優美的格調,富有時代感,獨具一格,在設計上邁出了較大的步伐。
五四運動時期,出現一些在文字內容上富有愛國精神和進步思想的標志設計圖樣,這些商標帶有明娃的時代特征。這類標志設計反映一定的政治內容,其中一些是帶有反對外同侵略內容商標,如“雪恥”牌、“警鐘”牌、“918”牌香煙和“抵洋”牌毛線商標等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中央政府頒布了第一個商標法——《商標注冊暫行條例》,從此我同商標有新的法規.新中國第一個商標是火津一家化妝品公司注冊的海王牌發油,之后,相繼涌現一批名牌商標,如“鳳凰”牌自行車、“飛鴿”牌自行車、“金雞”牌鞋油、“蝴蝶”牌化妝品、“永久”牌白行車-、“上海”牌鋼筆、“英雄”牌鋼筆等,我國的商標有較大的發展,同時,開始向國際化拓展,同時期我國還出了一批優秀的企業標志設計,例如,蝴蝶牌標志、英雄牌等開始的。“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商標和企業的管理一度陷混亂和停滯狀態。展示這一時期的商標與新中國成立前的商品標志設計比,新中國成立后的商標標志設計已趨于成熟,視覺圖形與字符承載著時代的烙印,造型向簡潔與概括的圖形發展,字與意的含義增加。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社會的巨大進步和經濟的迅猛發展,標志開始在各方面應用和普及,商品的極大繁榮和國際貿易的頻繁交流,促進了標志設計更加廣泛的應用。設計理念和設計實踐迅速融人世界設計的大潮流中出現了大量的優秀標志。從造型上分析,這一時期的標志設計以傾向漢字與圖形兩者結合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