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企業,每個品牌都有自己區別于其它同類事物的特性,你的與眾不同,是大眾能將你與其他企業、其他品牌區分開來的前提。于是,在標志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千方百計通過各種圖形的變化,去塑造標志的獨特性;并將企業所特有的一些元素融合到標志中。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圖案的變化可以很復雜,但無非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幾何圖形構成,加上企業在設計標志時無一例外的要求現代感、國際化,因此標志雷同的情況不可避免地出現。總的來說,在VI設計中輔助圖形的作用,就是在整個視覺傳達過程中,起到加強視覺信息傳達的效果,要使得消費群體從品牌認知到對產品和企業的認識;輔助圖形在產品的形象,包裝等方面都比較重要的,而且輔助圖形本身也能夠代表企業形象,亦是整個形象傳達系統中較為活躍和靈活的要素。好的VI都有好的輔助圖形,好的輔助圖形可以提高畫面品質,活躍畫面,增加畫面氣氛,對標志也起到一定的映襯作用,有很多的標志的審美價值也是體現在華麗的包裝之中的,在玫瑰首飾應用識別部分就是如此。
現實的調查也顯示了這點,我們從網上不經選擇下載各種品牌標志,給專門從事廣告設計的設計師看。結果,不管是大師的作品,還是普通設計師的佳作,都能找到相似的圖形,標志的數量越多,出現雷同的幾率越大。通過調查我們還發現,很多設計師都碰到過這樣的尷尬:自己辛辛苦苦設計了一個標志,一拿出來展示,馬上有人提出:與某品牌標志相似!真是百口莫辯。這種情況屢屢發生后,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新興的行業,已經不重視將圖形作為品牌標志,而企業名稱、品牌名稱、標志三者合為一的趨勢不可阻擋。
世界最有價值品牌100強品牌構建的成功,可以做其他品牌的表率,品牌logo相似問題日益嚴重,棄圖形是品牌戰略的需要,他們選用企業名稱直接作為標志這一共同點決非偶然。品牌、企業名稱、標志三者統一,適應了市場的發展,遵循了品牌競爭的內在規律,其優越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便于培養客戶忠誠度
很多企業有很多的品牌,不要說是普通的消費者,就是長期與品牌打交道的人,也不一定能很快說出某品牌到底出自哪家企業。企業名稱、品牌名稱、標志統一的做法,能將企業信息、品牌信息很快傳達給消費者,在減少消費者麻煩的同時,無疑更加能馬上"抓住"消費者,取得商家與消費者的雙贏。
中國品牌塑造的落后,在識別系統上的表達已經能清晰看出,每每看到慘不忍睹的品牌圖標時,我們自然地感嘆中國設計水平的落后、品牌理念的缺位,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等到有一天,中華老字號在視覺傳達上都開始向海爾,向國際強勢品牌看齊時,世界百強品牌的排行榜上,可能已經有我們中國品牌的身影了。LOGO體現一個企業的形象,而輔助圖形同樣要能代表企業形象,不管運用在哪里都能很直觀的體現出企業的形象讓人一目了然。就好比標志是人的五官臉形,而輔助圖形就是人的發型,而在企業形象設計中輔助圖形更能豐富和延伸標志內涵,之所以叫輔助圖形,就是輔助LOGO用適當的形式來強化品牌的形象,輔助圖形可以獨立標準色,并且輔助圖形不像標志在變化方面有局限性,由于標志是一種面向大眾的符號,其目的是將復雜的事物的最本質的特征以簡單的形象表現出來,而單獨的標志在應用識別部分畢竟顯得比較單薄,故然需要輔助圖形來對其進行充實。
2. 便于應用
簡單的名稱,特別是英文名稱形式美觀簡潔,在具體應用到各種場合時很少會受到具體條件的限制。而且,這樣可以同時通過發音來加強記憶,給國際化帶來很大的好處,這點聯想就是個例子。從舊標志到新標志,聯想在品牌識別上前進了一大步。很多圖形標志在設計時為了區別于其他標志,在小處花很多心思,在色彩的應用上有很多的要求,在運用上產生了很大的麻煩,而最終的結果也就僅僅起到了裝飾的效果,這可以說是種舍本逐末的行為(圖二)。
3. 易于識別
這不僅僅是因為用名稱以及拼寫不容易與其他標志雷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企業的名稱在很多情況下能夠比圖形傳達更多、更準確的內容。企業在設計標志時往往有這樣一個誤區:它們總是一廂情愿地給名稱和標志加載一些"深刻"的含義,自以為是地認為里面如何地體現了企業的精神,又如何地展示了企業的文化。但現實是,名稱和標志的直接作用更多的是區分同類,其他價值的體現,以及來源于品牌資產的積累,而不是它的起源和含義。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看到國際四大快運公司,聯邦快遞、中外運敦豪、UPS和日本TNT都用了文字名稱作為標志,這樣相互之間能輕松區別;如果用圖形來區分,就會相對復雜:先要讓圖形盡人皆知,這需要大量傳播費用;然后要防止模仿者過分近似;消費者看到圖形后,要略加思考回憶起品牌名稱……。為了讓自己呼嘯而過的運輸工具能很快地被大家認出來,文字組合顯然比圖形更好(圖一)。
本文來源于南京logo設計:http://www.leesai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