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標志不單單是一個圖形,或者是一個文字,而是在創作標志時,設計師需要通過理性的分析與思考,融入其行業的特點與屬性,以及行業市場的特性等等,確保每一個創作出的logo都具有獨特的含義,也是一個為企業量身定制的符號,通過該符號能夠使企業得到更廣泛的推廣與傳播。
企業Logo設計要具有時代感和持久性,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如果不能順應時代,就會很難和觀眾產生隔閡,不能讓觀眾了解產品,同時沒有了持久性,經常更換,也會使觀眾覺得這個企業沒有定性,更不會關注這個產品,浪費了Logo的設計,更會嚴重影響企業的形象。企業Logo設計能夠體現出品牌的特征,這個品牌是干什么的,它可以帶來什么樣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要體現出企業的個性,增加企業的知名度,提高經濟效益。
在VI系統中,標志設計、畫冊設計、包裝設計等執行的不僅僅是行政以及管理的工作,更體現在專業性的技術型工作,在企業不斷發展中能夠起到很好的視覺傳播效果,為企業品牌樹立起到很大的宣傳作用。VI視覺設計效果是否成功取決于VI系統中應用部分在社會中宣傳效果,企業只有不斷爭取宣傳機會,開拓不同的宣傳媒體,才能更快的樹立企業品牌。品牌指一個企業的標準、名稱、符合等元素,品牌是這些元素的組合,企業品牌能夠方便消費者與同行之間進行區分。
了解了平面設計中“做”與“不做”的哲學,明白了設計的思維,這種“不做”的設計思維已經進入了設計的最高境界。設計作品過于修飾就是畫蛇添足,不如原本的設計好,設計越來越回歸,所以“不做”這種懶人設計,你要正確理解。設計師是一個反復的工作,永遠充滿的了挑戰性。設計花費時間很長,并不代表你的作品越好,這個之間是不成正比的。平面設計中,“做”與“不做”的哲學,所謂“做”就是講自己的設計元素添加到設計作品中,“不做”就是為自己的作品做簡單的但是必須有的設計。
VI設計師將強使客觀之物納入主觀需求之中,做到為我所用。所以藝術設計的素描與色彩基本功的內涵,絕不能一味地如造型藝術般,作具象自然、重復自然、再現自然的訓練。就如色彩教學,它更重對色彩從具象到抽象的采集、歸納與重構,以及對它的推移、綜合與聯想。設計色彩不在對物象繁復色彩的追逐與表現,更重萬物之間色的大塊統一與變化,對比與協調。總之,設計色彩崇尚簡約與和諧的把握。
標志設計是兩者合作的結晶體.因此,企業對標志設計的認識應該放在一個合適的位子上,如果企業期望把管理,經營全部交給標志設計去處理的話,這樣必然是失敗的.因為你對標志設計的期望不準確,標志設計是有用的,但不是萬能的.尤其是當企業的產品質量不行,款式不行,整體和發展思路不對,這個時候用標志設計去救它,就非常困難。
平面藝術只能在有限的篇幅內與讀者接觸,這就要求版面表現必須單純、簡潔。對過去的那種填鴨式的、含意復雜的版面形式,人位早已不屑一顧了。實際上強調單純、簡潔,并不是單調、簡單,而是信息的濃縮處理,內容的精煉表達,這是建立于新穎獨特的藝術構思上。因此,版面的單純化,既包括訴求內容的規劃與提煉,又涉及到版面形式的構成技巧。
標志設計首先要求準、美、異。準 -- 就是能夠準確表達其主體意思 ;美 -- 就是要求標志符合審美的構成要求;異 -- 差異化,就是我們的標志能夠其他的標志有區別。再就是應用性,標志可合適各種媒體,制作工藝可靠性高,實施的效果好符合成本預算。為表現標志的立體空間的感覺,設計師們常常在探尋種種最佳的方法,構思巧妙的標志不僅表達了標志不一般的視覺效果,還有著特別的空間感受立體的感受,增強了標志的獨特性、趣味性,并能拓展標志含義,增強標志魅力。
點、線、面的設計元素有大小、疏密、長短等變化。它們雖不是平面設計中起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的核心元素,但其獨特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通常有純裝飾作用、填補空間、分割空間區域、建立某種風格特征等的作用。因此,重視、研究并利用平面設計中的點、線、面元素,有利于更好地調和平面設計中常出現的各類矛盾,從而提升設計形式感。同時,在平面構成設計中,點、線、面的設計元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運用的時候,要慎重選用,做到“寧精勿濫”,注意它們與空間面積的對比和協調關系,真正做到恰如其分。設計師應該在掌握它們的各自的特性之后,能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將其在設計中進行合理的組合搭配設計,再加上設計師自身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將會對設計工作創造取之不竭的資源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