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和英特爾的標志設計變化表露出高科技企業開始走大眾路線,其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是向低端市場及個人消費者市場延伸。借用小小的LOGO設計,企業希望全面體現自己的“親民”傾向。巨頭們為什么會以“換標”這樣的營銷手法宣告自己的戰略轉型呢?隨著全球經濟競爭的加劇,企業因固守原有市場定位而喪失競爭優勢的危險變得格外嚴重,為了分散風險,許多企業實施多元化戰略,業務領域拓寬,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必須進行重新定位。企業改變發展戰略,新標識成為企業重新定位的風向標。
談及換標的原因,思科高級副總裁TonyBates表示,此舉目的是使思科更加接近個人消費者。思科首席開發官CharlesGiancarlo稱,思科將于明年推出新的個人消費電子產品,他們希望通過此舉使思科品牌深入人心。而思科的換標更是為了從幕后走向前臺,作為世界最大的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雖然也曾經在2000年一度超越微軟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公司,雖然在其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占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場份額,雖然代表著硅谷以及互聯網這十年的榮耀,但思科也難以擺脫設備制造商不為消費者所知的尷尬,品牌知名度明顯低于同行。特別是在進入2006年以來,通訊企業的競爭越演越烈,通信企業的巨頭們紛紛用并購、重組、換標等方式應對競爭。AT&T并購南方貝爾,朗訊和阿爾卡特合并,諾基亞和西門子的通信部門合并,愛立信宣布進行戰略重組.思科換標志設計表明了其主動出擊,迎接挑戰的決心。
思科新版的標志設計用簡單的“Cisco”取代了原來的“CiscoSystems”字樣,原先藍綠色的金門大橋抽象圖案也改為采用更粗的線條,將專業、嚴謹品牌形象變得更加柔和、活潑,并改走簡約路線,愈加的平易近人,使思科更加接近個人消費者。過去,思科的路由器、交換機都被安裝在專門的場所,非IT部門員工幾乎無法看到它們。現在,思科的IP電話和軟件就“端坐”在員工的辦公桌上.思科首席執行官JohnChambers重申公司對IP網絡及其無數用戶的承諾,“我們相信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區別以及其他所有的一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模糊。不要把我們當成是一家單一的路由器或者是交換機公司,也別把我們當成了單一的安全公司或是數據安全中心。試著將這些標志設計概念糅合起來。”
事實上,思科進軍個人消費者市場的計劃早已開始。2003年,思科通過收購無線路由器廠商Linksys進入家庭路由市場.緊接著思科將目光投向了位于丹麥的KiSS科技公司,這是一家網絡娛樂設備供應商,主要提供網絡DVD播放機和刻錄機等家用視頻產品。2006年1月,思科又并購了美國最大的電視機頂盒及視頻傳輸技術提供商科學亞特蘭大公司。一系列的并購舉措已經將思科主攻個人消費類電子市場的野心一覽無余,而換標志設計只是這一系列市場運作的最后總結。
來自易觀國際的分析認為,作為行業巨頭的英特爾轉型迫在眉睫,傳統的PC行業增長趨緩,已讓英特爾難覓突破性增長的契機.計算產品芯片市場已經趨于飽和,盡管盈利空間依然巨大,但整個市場上很難再找到創新發展的新空間。另一方面,AMD日益快速的跟進,對英特爾計算芯片市場的威脅越來越大,AMD已經不再是英特爾應對美國反壟斷法的工具,更成為英特爾不得不去正視的競爭對手。這也是英特爾尋找新市場的一個推動因素,在這樣的情況下,英特爾希望在把握現標志設計有優勢的基礎上,在消費電子市場開拓嶄新的市場,始終保持先于競爭對手對新興的市場潛力較大的市場的進入,同時保持整體競爭的領先優勢,這是英特爾推進戰略轉型的關鍵原因,而且英特爾必須抓住不斷涌現的數字家庭移動計算等消費電子的新市場機會。仔細觀察英特爾的標志設計,不難發現,不管是年初的英特爾換標,還是最近的思科換標,都是配合企業的轉型及重新定位,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換標行動是高科技廠商邁出轉型的第一步。
本文來源于南京logo設計:http://www.leesai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