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相繼制定了一系列室內環境標準,不少公裝和家裝企業已經開始在室內環境質量上下工夫,綠色設計、綠色施工、全程監測,把環保責任視為企業發展的社會使命。室內裝飾污染越來越受老百姓的關注。造成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是裝飾材料和家具,為了我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要解決室內環境污染問題,就要從源頭上治理,使用綠色材料。
1.公裝企業打造全方位綠色概念
現代公共建筑大多鋪設地磚、地毯等,墻面噴有涂料,采用壓合木制品進行裝修。這些材料會釋放大量污染物和有害氣體。所以我們在做城市標志性建筑時,首先要求綠色設計、綠色施工,防火等級也有所提高。綠色設計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簡潔明了,避免后期復雜施工造成資源浪費。我們的項目完工后,都會首先做內部檢測,或邀請當地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室內環境進行檢測,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家裝企業打造-“環保防護體系”
不管使用什么材料,裝修工藝多么好,只要空氣質量不達標,就不是環保家裝。而環保家裝防護體系”,使用最高環保等級的木作材料,以及與歐洲標準同步的涂料,并在項目竣工驗收后,邀請有國家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空氣質量監測,確保新裝住宅健康、環保、安全。現在企業紛紛為百姓的健康打造環保綠色概念,讓大家,身體健康,安心居住。
當代博物館數量的增長、門類的細化、規模的擴大等現象無不標志著全新的博物館時代的來臨。而其標志形象作為博物館展示內容的提煉、文化背景的縮影和所代表民族精神理念的符號,發揮著巨大的功用,是當代博物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總的看來,其相對于博物館自身需求依然較為滯后,濃厚的文化屬性等特征也有待于系統的歸納和深入的挖掘,當代標志形象屬性的單純化和商業化也使得文化性標志的設計探索和理論研究有所缺失——作為代表的博物館標志的發展已經超越了自身需要,成為了標志設計領域乃至全社會對文化內涵回歸的呼喚。
歷史的召喚
1 注重環境因素的設計理念。
博物館同其它建筑一樣存在于建造環境中,建筑設計是在客觀存在的環境中進行的,設計過程也是一個認識環境、利用環境、改造環境、創造環境的過程,環境對于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環境的范圍大到建筑所在的地域、城市,小到建筑周邊、建筑基地之內。
環境設計理念
2.與自然地理環境融合的理念
現代博物館由于其文化、娛樂的特性,經常選擇建在環境優美的大自然中。隨著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逐步認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深入人心,注重博物館與環境的融合、強調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設計理念愈來愈得到建筑師的重視,在現代博物館建筑設計作品中常常得以體現。
與地理的融合
3.與人文歷史環境協調的理念
博物館是人類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的寶庫,現代博物館因其涉及人文、歷史的特性,建設用地宜選擇在與人文歷史相關的環境中,建筑師往往采取尊重人文和歷史因素的態度,設計表現博物館建筑與環境相互協調的理念。
本文來源于南京logo設計:http://www.leesai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