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標志設計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人享受愉悅與舒適,讓人思考,讓人振奮,讓人道德,讓人善良,讓人睿智。懂得自然,更多感受自然,理解自然,認識自然,研究自然,南京標志設計正在努力將長期以來一直分類的科學和人性融合起來,排除現代人對人與世界、人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疏遠的焦慮,讓我們得到快樂。即使要滿足最基本的視覺享受功能,也是要通過觀察自然才能培養起來的。自然可以為設計找到表現形式、傳達設計的內涵、提供設計的素材,打破某種文化特定的僵化思維模式。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西方的設計本身已經深深烙上了各個區域、各個民族、各種文化的烙印。作為設計師,只有深刻地認識設計的目的和意義,才能做好設計,并且做一個維護和平,建立和諧,創造愉悅與幸福的天使。他們各自用自己的語言解讀著自身里與自然中的物體性質相符和趨同的東西。不同時代,不同種族,不同區域的人,南京標志設計對自然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形成的文化和藝術也千差萬別,但相同的是,幾乎在每一件作品上都可以找到自然的某種形式。這種結果就足以證明人與自然,設計與自然是一種魚和水的關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世界觀。但是,設計還是責任,是道德,是良知,是醫生,是老師。
我們喜歡選擇天然麻制的衣服,喜歡選購帶有花卉圖案的窗簾和床上用品,喜歡在房間里插上美麗的鮮花來美化環境,喜歡實木家具,更喜歡露出木紋的開放涂裝,喜歡穿“不帶人造纖維”的內衣來呵護我們的肌膚;喜歡用天然香料制成的香水,喜歡聽原生態的民歌,喜歡看原生態的舞蹈,喜歡購買標有“綠色標簽”的蔬菜水果。生活中太多這樣的例子,證明人們對自然的追求和鐘愛。很多文化的產生就來源于不同區域和自然條件的人群對自然的理解,現實中,多少丑陋的建筑,不人性化的道路,不好用的商品,毫無價值的資源浪費,無法回收的廢舊物,過度的裝飾,產品和環境無法協調的室內設計等充斥在我們周圍?在很多城市里轉上一圈,環顧四周,有多少能成為設計的建筑、園林和街道?設計與自然無法分離。人是自然之子,總是希望自己貼近自然,享受自然,得到安全。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自然應該沒有相同的一個設計,設計來源于每個人對生活的認識,對生活的理解,對生活的解釋,即使是對同一事物,也注定有不同的解釋。很多設計師,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存壓力的增加,幾乎每天都是面對電腦和資料,也常常在談判桌上滔滔不絕地講解著自己的方案,力求打動使用方,獲得合同;不斷到處找客戶,奔波于機場之間;不斷去看展覽,給自己枯竭的大腦充電;不斷看國外的雜志和網站,獲得資源與啟發;不斷打廣告,希望擴大知名度,獲得更多的機會和訂單……設計就是產業,設計就是生意,設計就是賺錢。當然我們必須這樣做,這是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