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也不如二線品牌的厚、韌,還有的產品包裝袋爆線,這到底是偷工減料還是管理所致,我沒有細究。但是,基于關心生活用紙企業的發展,我還是把這樣的情況跟其中一家公司的老總反映,然而,令我大為不解的是,這位老總居然說出讓我心寒的話:“我們是做品牌,不是比質量”。
產品的內在品質是感動消費者的最有力因素,也是讓消費者回頭購買的關鍵要素。然而,消費者往往是“先敬羅衣后敬人”,他們總是先看包裝漂亮不漂亮,美觀不美觀然后才關注起這個商品來。包裝設計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第一步,一個產品的好壞往往從包裝設計上就能辨別出來。而包裝設計則從圖案、顏色、線條、文字等的協調和內涵迎合目標消費者的購買喜好和特性而定。要知道,消費者雖然不是專家,但也不是傻瓜。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心里是敞亮的,他們永遠知道哪一個廠家對他們好,哪一個廠家值得信任。俗語說得好:好心總有好報,出來混肯定是要還的。生活用紙不是什么高科技產物,消費者購買生活用紙通常都是依靠各自廠家的產品包裝設計上的差異化辨別產品、認識產品、購買產品。
每一個廠家都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在貨架上跳出來,能與消費者有效交流,讓消費者第一時間買走。可是,創藝享卻發現大部分的廠家對產品的開發都沒有深入、認真的研究和足夠的重視,以致產品出廠到了市場,還沒有變成商品就給退了回來。更為可悲的是有個別老板還自我欣賞,自認為自己的產品是很好的,只是消費者不懂得欣賞而已,或是把責任推給銷售部,怪責業務員不夠努力,甚至是說競爭對手太厲害,總之,失敗總能找到理由來解釋。國外都很重視產品的工藝,這一點尤其以兩個二戰戰敗國為先,德國人嚴謹的態度使得產品更加可靠,德國車的工藝是出了名的,日本或許還是保留了一些傳統東方思維定式,但他們在這個基礎上又加入西方人的嚴謹,所以日本才創新不斷,日本人在技術上也是一流的。這就難怪乎那么多的好車都出自這兩個國家。不是我們不努力、不勤奮,而是我們太不認真了。
其實,要想你的產品在林林總總的產品堆中跳出來,能與消費者有效交流,創藝享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讓產品自己說話。產品工藝是產品質量的最直接體現,工藝的精細和完美程度一般都會體現出該公司對產品質量要求的嚴格和松懈程度。比如選擇服裝,我們只要看看有沒有線頭露出,線條車工直與不直就能判別工藝的精細和服裝質量。包裝設計講究科學、經濟、簡單、可靠、美觀。但最重要還要考慮銷售功能和消費者購買、運輸的便利性。好的設計在貨架上就能一目了然地第一時間地給消費者傳遞出應該有的信息,它能與消費者含情脈脈地交流,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打動消費者的心。很多企業都在喊“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安全至上,質量第一”。可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并不多,很多企業都是“唯利是圖”,只要看到有錢可賺,質量不質量,反正消費者也不是專家,他們也不會辨別真偽,質量稍微差一點沒有多大關系。持這種觀點的老板我相信就有很多。
或許是中國文化底蘊原因,中國企業對產品工藝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中國企業很少把資源全身心的投入到產品研發和制造上,大多數企業都是為了賣掉產品而生產,至于產品能否變成商品賣出去那是銷售部門和市場部門的事情。很多企業都在加大營銷力度,祈求生產出來的產品就能賣出去。正如一個廠家請我去幫他做咨詢一樣,老板告訴我說他的產品沒有問題,只要求我幫他策劃把產品賣出去就行,我回答說我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