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的設計是集裝卸、供應、堆放、開合等功能于一體,充分體現了包裝在運輸和銷售環節所帶來的保護性功能。再如下圖所示,這是一個對植物進行包裝的箱子,瓦楞紙制作,可以容納35個植物盆栽,植物之間不會相互影響,方便運輸,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展架。回到保護性功能的原點為的是選取合適的材料,設計合理的結構,這樣才能賦予材料保護商品的能量,提供運輸商品的便利,真正達到保護商品的目的,而不是跟隨所謂的風氣,人云亦云,去趕材料的潮流,新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的,設計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客觀、全面的判斷,才能設計出切實保護商品的包裝。 讓我們回到便利性功能的原點。產品之所以需要包裝,是因為它可以解決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集散與展示,在使用過程中的方便與合理等方面的問題。結實的外包裝能保證產品安全運輸,而結構精巧的小包裝還能給產品帶來功能上的突破。
包裝是使產品轉化為商品并被銷售的最后一道手續,它是對產品的容器及其包裝的結構和外觀進行的設計,使其在運輸與售賣時有一個與其內容相符的外殼,具有一個完整而動人的形象,目的是適合人的需要。平庸的設計使商品黯淡無光,而優秀的包裝使商品光彩照人,提高了附加值,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包裝是無聲的廣告,具有明顯的促銷作用,最終目標是影響消費者的觀念及行為,樹立品牌形象,取得營銷戰略的勝利。產品需要包裝,企業需要包裝,連人也需要包裝,于是“包裝”這個詞有了更廣泛的含義,它讓產品盡善盡美,它是完美的化身,它也開始帶上了功利的色彩,于是開始變得不那么真實。
直到今天,曲線的造型還在不斷地演變,運用到更加廣泛的領域,如右下圖所示的兒童沐浴用品,將可口可樂玻璃瓶的曲線造型運用到塑料瓶上,更加適合兒童的手型,再加上利用了塑料的彈性特征,使用更加方便。回到便利性的原點為的是設計合理的包裝結構,創造舒適的容器形態,更加有效地保護產品,更加合理地利用產品,這也要求我們對產品本身的屬性及使用狀況要更加了解,深入生活是最好的途徑。可事實上,仔細分析一下的話就會發現,現存的包裝在材料和流通方式上是多么的奢侈,當產品變成商品又變為用品出現在消費者面前的時候,太多的浪費已經產生,任何一種包裝都逃脫不了變成廢棄物的命運。有人主張無包裝的做法,可是這又會給商品流通帶來諸多問題。讓我們回到銷售性功能的原點。有了合適的材料和精良的結構,是否意味著包裝的功能性已經解決,答案是否定的。包裝還必須要將產品的信息和功能價值傳遞給消費者。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由商品的形象、性能、用途、銷售對象等因素所決定的。當具有共性的商品被放在一起的時候,設計師要做的是如何凸顯不同品牌的個性,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市場定位。個性是以共性為基礎的,只有做到對企業文化的深入理解,對產品特性的嚴格把握,對色彩版面的不斷創新,才能使產品在同類的商品中脫穎而出,給人帶來賞心悅目而又與眾不同的美感。
從原始意義上講,包裝首先要在生產領域給產品提供保護性功能,其次要在流通領域給產品提供便利性功能,最后要在銷售領域為產品提供銷售性功能。古人用竹木、陶土作為存放物品的容器,這也是原始的包裝。現代商業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包裝要擔當如此重要的功能性角色,于是不論廠家還是商家都異常重視包裝形象,包裝設計師也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材料的不斷變化,技術的不斷更新,都使得包裝設計有了長足的發展。回到包裝的原點,材料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應該是最具安全性的;結構不一定是最復雜的,但應該是最具合理性的;設計不一定是最前衛的,但應該是最具表達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