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手段的現代化可以使世界逐漸地“變小”,如今,人們可以在商場里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如從美國來的牛肉、法國來的水果、挪威來的三文魚等。這些都依賴于流通領域的高效率和先進的包裝運輸水平。貿易的國際化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包裝設計行業也要適應這種國際發展的趨勢。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后,流通水平要適應國際現代貿易的需要,包裝設計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包裝設計是為消費者服務的,從消費者使用、喜好的角度考慮是包裝設計最基本的出發點。因此,消費理念的變化對包裝設計理念產生著重要的影響。進入科技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生活理念和消費理念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包裝設計要有自己的原則。所謂獨創性原則是指包裝創意中不能因循守舊、 墨守成規,而要勇于的善于標新立異、獨辟蹊徑。獨創性的包裝創意具有最大強度的心理突破效果。與眾不同的 新奇感是引入注目,且其鮮明的魅力會觸發人們烈的興趣,能夠在受眾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長久地被記憶,這一系列心理過程符合包裝傳達的心理階梯的目標。包裝設計就是與目標消費者玩的心理游戲,人與生俱來就有強烈的占有欲,嬰幼兒時期無一例外對食物有著最強的占有欲,但是這種欲望隨著人的年齡、性別、文化、生活環境等眾多因素而改變。
而相關性是指包裝創意中的意象組合和包裝主題內容的內存相關聯系。甚至人們的生活觀念、審美情趣的改變也會對包裝理念產生影響。充分了解包裝新理念的形成因素,對于在設計中準確把握設計的精髓,設計符合時代特色、消費者歡迎的包裝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我們就是要利用消費者的種種弱點,或滿足、或激發、甚至挑逗、利用消費者的欲望,促使消費者迅速完成購買行為。包裝設計從對商標的識別性角度,要求商標能通用于放大或縮小,通用于在不同背景和環境中的展示,通用于在不同媒體和變化中的效果。也就是說,一個成功的商標無論是被放大還是被縮小,無論是在近距離還是在遠距離,無論是在繁雜的環境內還是在空曠的空間里,無論是在靜態中還是在動態時都應保證能使觀者較迅速地正確識別。
包裝設計從對商標在復制、宣傳媒體的通用性角度,要求商標不僅能適應于制版印刷,還需能適應不同材料載體的復制工藝特點。如使商標的形象適應于金屬材料的刻、塑、鑄、鍛等復制工藝;適應于不干膠、霓虹燈等復制工藝;適應于快節奏的電視屏幕復制展示等。包裝設計從對商標在產品造型、包裝裝潢的通用角度,包裝設計要求商標的造型不僅美觀,還需要注意使商標能與特定產品的性質以及包裝裝潢的特點相諧調。包裝要使商品在流通中不受氣溫、干濕、擠壓、振蕩、光照、腐蝕的影響,還要適應現代標準化的集裝、存儲、運輸以提高效率。這些都需要設計人員拿出更加嚴謹科學的設計方案,包裝材料和包裝結構的應用更要科學合理。包裝設計的發展過程也是包裝理念的發展歷程,每一個時期的包裝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烙印。包裝理念的發展,也反映出了人類文明與科技的發展。新產品的產生、消費形態的改變、商業流通的發展、新材料的涌現,生產工藝、技術的改進,市場營銷的發展等都會促進新的包裝理念產生。
產品包裝是無法避免的成本,就是說如果商品想在市場上銷售,就必須有一套容器承載這個產品,否則無法流通。其次,可以把產品包裝設計看做是精確的產品廣告,產品包裝可以更加精確的定位目標消費者,就看如何把這個免費而有效廣告媒體利用好。通用性是指包裝應具有較為廣泛的適應性。包裝設計對通用性的要求,是由商標功能和需要在不同的載體和環境中展示、宣傳商標的特點所決定的。包裝創意的實效性原則。獨創性是包裝創意的首要原則,但獨創性不是目的。包裝創意能否達到促銷的目 的基本上取決于包裝信息的傳達效率,這就是包裝創意的實效性原則,其包括理解性和相關性。理解性即易為廣大受眾所接受。在進行包裝創意時,就要善于將各種信息符號元素進行最佳組合,使其具有適度的新穎性和獨創性。其關鍵是在“新穎性”與“可理解性”之間尋找到最佳結合點。